葡萄酒商將迎來洗牌和分化 進口產品正占領國內
目前,,進口葡萄酒占據大半市場份額,,但隨著數字的增長,進口葡萄酒行業(yè)逐步進入洗牌期,。據專家預測,,目前國內有超過5000家葡萄酒進口商,預計未來80%的進口商將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大型進口平臺商,。
葡萄酒商將迎來洗牌和分化 進口產品正占領國內市場
雖然遭遇了2013年酒行業(yè)調整,但近年來進口葡萄酒整體迎來一輪爆發(fā)式增長,,記者了解到,,目前進口葡萄酒除了在海關進口數字上增長迅速之外,已在商超,、電商等渠道已經占據大半市場份額,。但隨著數字的增長,進口葡萄酒行業(yè)正逐步進入洗牌期,,據專家預測,,目前國內有超過5000家葡萄酒進口商,預計未來80%的進口商將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大型的進口平臺商,。
進口葡萄酒和5000進口商
根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公布的數字,,從2007年開始,國內葡萄酒進口就進入快速發(fā)展期,,2007年同比增速高達140%,,在2013年-2014年,由于限制三公消費等一系列規(guī)定的出臺,,導致進口葡萄酒的貿易量有所下滑,,但在2016年依然保持著16%的增長。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7%,。而如果按照整體計算,,2016年的中國進口葡萄酒的總量已是2010年的4.4倍,。
行業(yè)的高速增長帶動了大量的進入者,,市場集中度分散。根據協會公布的數字,,2007年進口葡萄酒的進口商為1172家,,而到2016年,這一數字已經增長到5329家,,事實上每年都會有較高比例的進口酒商被淘汰,,但依然有大量的進口商涌入其中。
中國食品土畜產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秘書長王旭偉,,雖然有部分企業(yè)可能存在通過多個公司報關的情況,,但在統(tǒng)計時發(fā)現,瓶裝酒進口額超過100萬美元的企業(yè)有306家,,占市場總量的73%,,但超過1000萬美元的企業(yè)就只有21家,總額8.3億元美金,,只占總市場的38%,。
雖然行業(yè)集中度分散,但并不影響進口葡萄酒正在占領國內的市場,。
中糧名莊薈國際酒業(yè)總經理李士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進口葡萄酒的增速驚人,此前多數被國產酒占據的商超等渠道也逐步被進口葡萄酒侵蝕,。2016年,,進口葡萄酒已占據了國內大賣場49%的市場空間,而在電商渠道,,進口葡萄酒的占比高達84%,。而在進口酒的高速增長帶動之下,盡管不能透露具體的銷售額,但2014年-2016年,,中糧名莊薈的三年業(yè)務增速分別為305%,、110%和160%。
中國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瓶裝葡萄酒在2016年1-12月的進口量為4.8億升,,同比2015年增長22%,進口金額為22億美元,,同比2015年增長17.20%,。
一位山東的酒商李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各葡萄酒貿易商在國內的分銷模式上都類似,,要成為其代理商,,一般要承諾一定價值的進貨,雖然這兩年起點會更低,,但多數市級經銷商的壓貨金額也在20萬左右,。
21日晚,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張裕 000869.SZ)總經理周洪江在經銷商會議上也表示,,雖然很關心銷售額,,但更關心經銷商的庫存是不是賣的動。
價格戰(zhàn)后的下半場
周洪江的關心并非沒有道理,。
整體而言,,2016年進口葡萄酒增長跑贏了大市。但2016年進口葡萄酒的增長趨勢呈現前高后低,,年初30%的增幅讓很多進口商感到驚喜,,而6月份之后,市場又出現了回調,,在經濟疲軟的局勢下,,進口葡萄酒行業(yè)也不能獨善其身。
葡萄酒商業(yè)觀察總編輯楊征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進口葡萄酒的調整已經見底,,但此輪增長并非普惠式,大部分企業(yè)未必感受得到復蘇,。
事實上也有多位酒商向記者透露,,雖然2016年的銷售量有所上升,但是營業(yè)額并沒有太大的增長,,而這與2016年進行的價格戰(zhàn)有關,。
國內葡萄酒行業(yè)發(fā)展經歷了三個周期,在2000年前后,,國內葡萄酒行業(yè)迎來了一輪買斷終端和開發(fā)專用酒標的發(fā)展模式;在2007年到2011年,,政商消費的興起讓大量貿易商則轉入名莊酒的資源爭奪以及開拓團購渠道的發(fā)展模式;而到2012年到2015年,由于團購為核心的傳統(tǒng)經銷模式風光不再,經銷商往往采取半品牌半貿易的模式,,轉入日常消費市場,。但由于國內對葡萄酒的認知不足和消費習慣,低價酒成為市場的主流,,經銷商大量進口廉價的歐洲餐酒,,進而出現了一輪歐餐酒的價格大戰(zhàn)。
餐酒屬于葡萄酒體系下低水平的酒,,進口的國內的很多都沒有品牌缺少差異化,,品質也層次不齊,集中進口又帶來產品過剩,,價格競爭就成為脫穎而出的唯一手段,。
楊征建表示,歐餐酒是國內葡萄酒的初級階段,,有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就像是90年代中國汽車市場中的“面的”,如果要做“桑塔納”市場的空間就會小得多,。此前歐餐酒的價格競爭非常激烈,,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低于10元的餐酒品牌,,部分知名品牌也推出18元的餐酒來爭奪市場,。
在今年糖酒會上,餐酒的競爭更加激烈,,在糖酒會葡萄酒酒店展場地之一的凱賓斯基酒店門口,,各種貿易公司的傳單派發(fā)員“沿路歡迎”幾十米之長,傳單中甚至打出貼牌餐酒7元一瓶的廣告,。
在楊征建看來,,2017年隨著法國原酒漲價、海運費漲價,、國內包裝漲價,,讓微利經營的餐酒貿易商如履薄冰,2017年會有更多的貿易商瘋狂甩貨,,而這也將成為歐餐酒大戰(zhàn)的尾聲,。在目前的局面下,進口商和經銷商都需要更高的利潤來維持生意,,因此中等價格的酒將迎來機會,,80-100元價位會有更多空間,2017年或也將成為中價位酒的元年,。
在行業(yè)里看來,,隨著葡萄酒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下一個階段酒商也將迎來一次洗牌和分化,以往國內進口葡萄酒商多靠低價,、甚至虧損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的模式,,將被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模式所取代,。中小酒商在規(guī)模和成本上失去優(yōu)勢,,將被淘汰或者轉走小而美路線,而大酒商將在平臺和品牌上尋求突破,。
目前國內幾大進口葡萄酒企業(yè)比如張裕,、中糧名莊薈、1919都已經在構建平臺加速擴張,。
張裕旗下負責進口酒業(yè)務的先鋒國際已將此前收購的西班牙愛歐公爵酒莊,、法國蜜合花酒莊,以及澳洲,、意大利和智利品牌整合,。1919酒類直供也在去年年底宣布斥資20億元布局進口酒采購業(yè)務。
據李士祎介紹,,中糧名莊薈目前已充分布局進口葡萄酒,、啤酒、烈酒三大品類,,擁有21個產酒國,,138個品牌,1000多個單品,。2017年將啟動“新消費,、新零售、新爆品”戰(zhàn)略,,預計2018年名莊薈連鎖門店達到1000家,,2017年開發(fā)全國合作經銷商數超過1000家。
對此,,楊征建表示,,未來80%的進口商將消失,分化成多個大的進口平臺,,形成供應+平臺+貿易商的生態(tài)體系,。